作為一項公益性的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既是服務民生的重要窗口,又能精準聚焦老百姓“急難愁盼”問題,近年來,江蘇省蘇州市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協調解決老百姓的困難為著力點,打造“服務”“宣傳”“保障”三張網,不斷創新法律援助方式、加快拓展援助領域,加強服務網絡建設,形成了上下貫通、左右協調的區域治理體系,高德注冊讓法律援助“及時雨”精準灌溉到百姓心田。
布好“服務網”,暢通法援申請渠道
在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青陽辦事處繡衣社區,提到“司法行政工作室”,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雖說這間辦公室很小,但功能卻不小,下到婆媳爭吵、鄰里糾紛,上到勞資糾紛、人身侵權,都能為當事人提供及時精準的法律服務,成為社區居民反映合理生活訴求,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重要場所。“不用出社區,就能有專業律師為我們提供免費的法律援助服務,真的太方便了!”提起這個工作室,居民們贊不絕口。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直以來,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始終把群眾“小事”當作民生“大事”來抓,通過在轄區布局“1個法律援助工作站+49個法律援助聯系點”服務網,有效實現了法律援助站點在基層一線全覆蓋。在此過程中,作為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首批規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點的繡衣社區工作站還以提供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受理法律援助申請等多元化服務方式,實現了法律援助站點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突破。
布好“宣傳網”,營造法援良好氛圍
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使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準則”為目標,以“持續提升公民法治素養”為重點,結合司法日、憲法日等重要節點,通過多種形式開展重點突出、特色鮮明、群眾喜聞樂見的普法宣傳活動,引導廣大市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從實際出發,開發區“送法”進企業,“把脈”企業在經營中的常見問題,“問診”企業發展中的法治需求,保護企業員工合法權益,多層次、全方位向企業員工普及法律援助相關內容。“送法”進社區,以別開生面的法治講座、宣教活動等,打破普法壁壘,找到群眾感興趣的“小切口”,做好普法“大文章”,一改以往“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從“晦澀難懂”變“通俗易懂”,更好地實現普法入腦入心。
此外,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深入開展“法援惠民生”系列宣傳活動,與勞動、民政等部門聯動,做好農民工、殘疾人、婦女兒童等群體法律扶貧工作,引導群眾運用法律手段,高德注冊平臺依法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布好“保障網”,提升法援惠民實效
法律援助效果好不好,老百姓最有發言權。為殘疾人群體開辟法律通道,織密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網,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始終以市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切入點,今年以來累計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72件,援助群眾達186人次,接待群眾咨詢120人次,有效維護了受援群眾的合法權益。
“過去,對很多人而言,法律是高大上的,帶著畏難情緒不愿了解?,F在,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了社區法律援助站點全覆蓋,讓群眾的急難事、麻煩事、煩心事能‘馬上辦’‘家門口辦’,就像和老鄰居聊聊家常一樣親切。”在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司法辦負責人看來,一個案件就是一份生動教材,一次執法就是一堂情景課,只有讓“執法者”變為“普法者”,使“紙面上的法”變為“行動中的法”,才能一改群眾的刻板印象,真正提升法律援助工作質效。
下一步,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將以法律援助工作站點為根基,力爭闖出“新路子”,想出“好點子”,進一步推廣優秀典型做法,強化公眾宣傳,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知曉率,為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提供高質量、全方位、零距離的法律服務,讓法律援助的“及時雨”滋潤更多百姓心田。
版權保護: 本文由 Newar技術博客 原創,轉載請保留鏈接: http://bigdatamag.cn/cms/2022/1116/2013.html